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,病毒带来困扰和破坏从未停止。

无论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(非典型肺炎)还是2009年的甲型H1N1病毒,它们所带来的巨大恐慌至今还让大家留有深刻的印象。

如果把目光投向全世界,西非的埃博拉病毒、H7N9型禽流感、美洲的寨卡病毒……世界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数量逐年上升,自1980年来,每年突发的病毒性传染疾病增加了3倍。1

病毒之所以如此的难缠和可怕,正是在于病毒的天性是喜欢变化、容易转移和变异的。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告诉我们,在自然界中不具有进化优势的基因会被淘汰掉,不具有进化优势的物种会被清除掉。病毒也是如此,在与人类在不断的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。这对于人类的医疗科技来说,与变幻莫测的病毒博弈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:要第一时间判断识别不断进化的病毒,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毒,为健康安全提供保障

NO IMAGE

与病毒的斗争是一场与时间赛跑“战役”。 面对不断更新的健康需求,雅培努力创新,提供迅捷的诊断解决方案:20世纪70~80年代的流行病高发期间,雅培于1978年率先 推出了测试甲型肝炎试剂技术,1985年研发了世界第一个 艾滋病毒检测试剂;针对全世界血站的血液安全问题,雅培在1995年首个 推出化学发光系统PRISM技术用于支持血站的血液筛查。目前,在偏远落后、医疗设施薄弱的坦桑尼亚,雅培通过基金(Abbott Fund)与政府的合作项目,将科学安全的检测技术、诊断服务、和系统现代化,应用提升该国的医疗体系,改善受艾滋病(艾滋病毒)影响的弱势群体生活,让更多人过上充实健康的生活。

面对新兴病毒的挑战,人类需要做好随时“应战”的准备: Abbott雅培与美国著名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(UCSF)早在2009年共同成立的”病毒诊断与发现中心”(VDDC) ,2 以迅速发现和分类新型病毒以及开发新诊断试剂为目的,开展了全球病毒监测计划,

目前,该项目已经拥有超过6万例HIV和肝炎病毒样本,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病毒库之一。用于监测世界各地新发现的HIV和肝炎病毒株, 并使用深度测序和超快速病原体识别技术对其进行识别和分型。一旦发现了新的病毒株,科学家们将立即开启病毒样本库校对,尝试检测到这些新病毒。有了庞大的病毒样本库支持,好似在无形中用科技布下一张“天罗地网”。确保紧跟世界最新的病毒突变,让“狡猾善变”的病毒无处遁形,守护人类健康。

NO IMAGE

美国《时代周刊》上,报道过这样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: 一名叫Joshua Osborn的14岁男孩感染了一种未知病毒,导致他持续头痛和高烧。更为棘手的是,历经几个月的检查都未能找到病因。几近绝望时,主治医师将男孩的脊髓液和血液送往了“病毒诊断与发现中心(VDDC)”。在能够于30分钟内分析和阅读病毒100万次的诊断技术帮助下,Joshua开始接受对症下药的抗生素治疗,4周后奇迹般地渐渐恢复了健康。

不惧病毒变异转移的特点,雅培先进诊断技术就好比一个行动迅速的经验丰富的“病毒猎人”,能够及时对病毒进行识别,筛选和跟踪,在肉眼无法看见的战场为人类的生存而战。

诊断技术不仅能对病毒进行识别防控。根据调查显示,近70%的医生医疗决策是受到诊断结果的影响的。 因此精准的检验结果,可以帮助到为病患治疗的医生更好地判断和实施诊治方案。3

雅培先进的诊断技术,涵盖了实验室、快速诊断、及一系列疾病检测试剂。无论在医院中心实验室, 还是床旁快速诊断领域, 系列试剂和先进检测设备提供了快速及时的生化、免疫诊断和血液学分析和临床监测数据;而前沿分子诊断技术,则为遗传染色体、传染性疾病、肿瘤诊断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诊断。不仅如此, 雅培强大的诊断检测实力,还为全球的血液供应提供安全保障支持.

作为全球知名的医疗健康公司,雅培的前沿诊断技术致力于满足世界各地不同专业、不同规模的实验室需求。以更全面、更精准和快速的检测结果,帮助着人们和医务人员做出及时、合理的医疗决策,守护着人们的健康。130年来,雅培不断创新,探索新的改善健康的方法,从营养品、诊断、医疗器械、到药品——涵盖生命的不同阶段,帮助人们管理健康,支持人们健康的生活,为生命创造更多可能和精彩!

 

参考资料:

1THE ROYAL SOCIETY < Global rise in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>

http://rsif.royalsocietypublishing.org/content/11/101/20140950

2https://www.ucsf.edu/news/2009/06/4253/ucsf-and-abbott-launch-viral-discovery-center-mission-bay

3Forsman RW. Why is the lab an afterthought for managed care organizations? Clin Chem 1996; 42(5): 813-816

 

MOST READ